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、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,视野开阔,前瞻性判断力、跨学科理解能力、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。”这是对战略科学家内涵的基本诠释。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战略科学家首先是优秀科学家,是科学家群里的“佼佼者”。同时,战略科学家还具有很好的管理才能和高尚的家国情怀。所以,战略科学家是十分难得的关键人才。战略科学家还有一个重要特征,就是时代性。时代的不同,产生战略科学家的方式可能不一样,战略科学家发挥的作用方式也会有所不同。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新中国成立初期,百废待兴,一批有志科学家为共和国的自立和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。他们中涌现出如钱学森、李四光、邓稼先等一批战略科学家。分析他们的成长之路,可以看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轨迹,即顶尖科学家被遴选出来,到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重要关键位置担纲领衔,最终成为公认的战略科学家。这种方式,在目标明确的重大国家需求领域,仍然是最重要的战略科学家培养与成长的方式。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不过,我们也需要看到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,我们的科学与技术不会停留于模仿与学习,不会满足于仅仅是填补空白。我们不会总是说“这个东西我们终于可以做了”,我们会听到别人问“这是怎么做到的?”在伟大复兴进程中,中国必须要有同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在原始创新等方面竞争的能力,也必须要掌握让别人不敢卡我们脖子的利器。当探索来到无人区,没有了参照物,就更需要水平高、有远见、领导能力强的战略科学家。培养一批这个时代的战略科学家不是一个未来的需求,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业。但我们要避免用“帽子”来遴选优秀科学家。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国家在培养人才方面花了很大工夫,出台了很多政策,也取得一些很好的成绩。然而,我国的加大投入常常伴随着人才工程的设立,即“帽子”的设立,比如“国家杰出青年”(俗称“杰青”)。为了支持培养青年科学家,国家在当年科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。现在,“杰青”这项称号享誉全国,可以说是人才项目的成功范例。但是,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,现在很大一部分年轻学者都在围绕早日当上“杰青”来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。创新虽然重要,却还是要让位于这顶“帽子”。本来,学术生涯起步,最应该涵养学术、树立信念、讲求情怀,而很多青年人才为了“帽子”不得不计较发表数量、刊物等级,顾不上情怀,也不愿意合作,更谈不上团队精神。长此以往形成的一种学术惯性,会降低整体创新能力,对战略科学家的培养不利。虽然国家明确提出了“五不唯”,但是只要那些“帽子”在那里,就很难真正做到不唯。所以我认为,有关部门应该小心谨慎,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,尽量不要过多设立国家级人才“帽子”。对于已经存在的“帽子”,也应该逐步减弱其在评价体系中的分量和作用。只有真正注重创新,才能培养出杰出的战略科学家。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全国政协委员 赵进东(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、北京大学教授)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来源:人民政协网文章源自巨擘网-https://jub.cn/419.html
- 我的微信
- 微信扫一扫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微信扫一扫
评论